书法家刘德举:弘扬传统国学 书写时代经典

2021-04-01 17:2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1日讯(记者 洪常良)每年春节前夕,菏泽市举办的“文化惠民,书法名家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几乎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开朗大方,铺纸研墨,认真书写,瘦金风骨跃然纸上,独特的瘦金体春联颇受市民欢迎。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德举。

   

  刘德举,1951生,山东成武人。别署心竹,堂号昌然阁。自幼习书,先后师从蒋维崧、张剑萍、洪亮等老师,修业于清华美院书法高研班。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曹州书画院、文亭书画院、新闻书画院、国花书画院特聘书法师。曾任原菏泽市文化局副局长。有十几部著作出版,论文曾先后入选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山东第三届书学讨论会并被有关报刊发表。作品多次参展获奖,被专业报刊刊登,并广为各界收藏。

  从隶书到瘦金体 “艺涯苦旅”终不悔

  谈起书法,70岁的刘德举先生总有说不完的话,“书法是有厚度的,它是文化的传承,而现在练习书法已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

   

  1983年,刘德举在山大干部专修班学习,有幸认识了书法篆刻家蒋维崧先生。2005年之后,刘德举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学习书法生涯,由隶书到瘦金体的转变。他到西安拜观碑林,到洛阳拜观龙门石刻,到山东泰安拜观碑刻和泰山石刻,到莱州云峰山拜观郑文公碑等,感受古人书法高妙的同时,也被富有韵律的笔法线条所陶醉。博大的中国文化,精深的书法艺术,使他真正认识到“艺海无涯”“艺无止境”的真谛。

   

  赵佶“瘦金体”,瘦劲挺拔,历来书界奉为稀世之宝,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汉“张迁碑”由魏体演变,书体雄强,严正而富有变化。形制雄伟、字体古朴、婉润端庄。此外,宋、元、明、清还留下数以千计的碑文石刻,几乎包括了历代书法大家的精品墨宝。这都成为刘德举学习的典范。他与当代书法大家交往、交流、交心、交友,同时,学习、借鉴他们的书艺,为自己书法的形成和发展所用。

   

  弘扬传统文化 书写国学经典

  2013年,花甲之年的刘德举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挑战,以后还要学习更多书法知识,以提高自身水平,更好的服务社会!”刘德举对记者说。

  近几年来,刘德举先生守正创新,精心用书法来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篇章,弘扬国学经典,幅幅长卷,字里行间记录着墨田耕耘的辛劳与收获。每一次书写,他都心存虔敬、充满激情,一直保持着清醒饱满的创作状态。

  《三字经》,融历史、哲理、故事与韵律于一体,生动有趣,意味深长,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千字文》中,自然运行,修身养性,治国齐家,生活意趣.....包罗万象却条理井然。传承历史,启迪蒙童。方块字的奥妙,尽在《千字文》。《弟子规》列述小孩子居家出外、接人待物与学习上应遵守的规矩。在孩子的品德教育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弟子规》堪称经典。《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刘德举先生精心书写《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诸葛亮诫子书》《寒窑赋》等长卷小楷,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家风,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刘德举对记者说:“目前全国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元月份开始,我书写《中国共产党章程》100米长卷,通过手抄《党章》、重温《党章》,学习党史,这也是对自身党性修养的一种洗礼。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礼物,建党节前将在菏泽市图书馆展出,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责任编辑:李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