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乡村振兴·绘就美丽画卷|郓城:以实际行动向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郓城县力量

2023-07-18 17:09:3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18日讯(记者 靳昕)7月18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乡村振兴 绘就美丽画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郓城专场)。

e44e82d779cd3eec685148eceaa5c24

  近年来,郓城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持以五大振兴为指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实现产业相互融合,乡村风貌改善提升良好局面。郓城县在乡村振兴上多措并举、开拓思路,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创新,聚焦强村富民、产业振兴,以实际行动向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郓城县力量。

  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夏粮总产达到13.58亿斤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郓城县注重抓好产业振兴,强化乡村发展支撑。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深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整县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量达到143万亩,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稳定超过20亿斤。今年夏粮总产达到13.58亿斤,实现持续丰收,秋粮播种面积达112万亩。被认定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乡村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新增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达到30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1-6月份营业收入143.1亿元,增速9.3%。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6262家。张营—丁里长示范区入选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品牌建设作为关键之举。在全市率先发布“好郓来”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和“e品好郓”电商区域品牌,着力打造“忠义古郓、厚道农品”郓城金色名片和齐鲁农业品牌示范样板。目前,鄄城县省级知名企业品牌达到6个,“三品一标”发展到207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5个。

  做优“人才”文章,注入创新发展新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郓城县始终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着力打造了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人才招引力度不断加强。举办高层次人才郓城行活动3次,开展人才回引活动22场,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526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乡村人才培训体系不断完善。郓城县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不断完善多元化人才培训体系,举办“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志愿服务直通车、乡村大讲堂等各类培训讲座50余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致富能手、专业技能人才、乡村能人等2000余人。

  人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善乡村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积极落实乡镇工作人员待遇保障,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档次比例提升到20%,“乡村好青年贷”累计发放7505万元。

  做好“文化”文章,构建文明和谐新风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郓城深入挖掘独特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化优势,通过文化引导构建文明新风。立足水浒故里、黄河沿岸、戏曲之乡等资源禀赋,组织策划8条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省级景区化村庄3个。创作新时代乡村戏曲40余部。 

  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用,大力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今年以来共送戏下乡460场,覆盖550余村,惠及群众30万人次。

  深入开展文明建设活动。郓城县建立“村委领导—红白理事会实施—村民代表监督”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落实机制,开展诚信典型评选表彰、评选“四德人物”等活动,中国好人、山东好人、省市级道德模范数量分别增加到9人、63人、36人。

  做美“生态”文章,描绘宜居宜业新画卷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郓城县扎实开展农村“七改”和机关、镇域、路域、村域“四域”提升工程,持续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提标升级农村公路302公里、改造窄危桥13座,修复绿化路肩2350公里;新建、改扩建城乡中小学11处,新增教学班266个、学位12490个;建成投用幼儿园6处,新增学位1350个。

  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近年来,郓城县确定了以2个省级衔接推进区、2个市级示范片区和3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重点的“2+2+30”重点整治示范村镇。

  持续抓好脱贫群众增收,发放富民贷款超1亿元

  郓城县持续抓好脱贫群众增收。紧紧抓住产业和就业这两个关键,持续发挥全县545个扶贫车间和496个产业项目作用,吸纳就业6210人,受益分红贫困群众8873人;公益岗安置6500人,组织脱贫户外出务工6970人,脱贫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持续抓好帮扶政策落实。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的产业优势资源,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大力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建设养殖场、冷库、加工厂房等30余处,发放富民贷款超1亿元,不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