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98.67亿元 增速7.2%

2019-09-19 17:5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19日讯(记者 庞洪波)今日下午,菏泽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鄄城专场举行,记者获悉,2018年,鄄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67亿元,可比价增速7.2%。

  据鄄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袁红兵介绍,以1953年与2018年数据比较,鄄城县总人口从38.9万人,增长至93.16万人;工农业总产值从2617万元增长到167.7亿元,增长约640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358万元增长到8.9亿元,增长约24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6.7万元增长到147.8亿元,增长1952倍。

  鄄城县聚焦优化环境,县域竞争力不断增强。围绕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目前,县服务平台纳入服务部门57个,明确涉企服务事项236项,注册企业1176家,企业累计吹哨143次,解决问题149个,干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善,营商环境明显优化。                    

  鄄城县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人民广场、黄河公园、历山公园、金山公园投入使用,全长5公里、占地3800余亩的濮水公园初具规模;城市日处理污水达到8万吨,集中供暖面积达到111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195万平方米,净化、亮化、美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路网体系日趋完善,形成十四纵二十横加一环的城区路网,以德上高速南北贯通为依托,国道G240保台线、省道S319济董路、省道S327巨鄄路为骨架,县乡道路为支线、乡村道路为节点的 “六纵七横一环”的全县路网体系,实现了乡乡通、村村通。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56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248.5公里,被评为全省公路四好县。今年,提升改造了沿黄公路部分路段;双向8车道的济董路城区至红船段,以及城濮街、舜王路、舜耕路、舜陶路等道路改建、延伸、提升工程正在施工。鄄郓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董口、旧城黄河公路大桥筹建工作基本完成,高速道路十字交汇、国省道通联南北、黄河大桥横跨天堑的交通路网即将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鄄城县累计脱贫32024户、68849人,103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已全部摘帽,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在菏泽市2018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鄄城县脱贫攻坚工作获得单项奖。着力巩固提升扶贫车间,96个扶贫车间注册为小微企业,部分车间变成了发展车间、致富车间、小康车间、“三留守”人员家园。目前,全县544个扶贫车间带动群众就业1.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000余人,人均月收入1500余元。已有 1.8万余名滩区群众喜迁新居,4个村台完成村台淤筑、台体降水和强夯作业,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2018年鄄城县民生支出31.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81.6%。近几年,累计投资15.8亿元,新建、改建学校项目782个,县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全县98%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实现了楼房化,“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成为不争的事实。成功创建了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建成省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7处,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全覆盖;完成了县医院新院区建设,17家乡镇卫生院全部新建了门诊楼或病房楼,高标准建设一体化村卫生室300余处,城乡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步形成。就业水平不断提升,近五年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8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8.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下。新建县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建成1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体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积极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7万余场,举办了人发风情节、孙膑文化旅游节、馒头文化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农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显著提升。

  全力打破殡改坚冰,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寄存等6项殡葬服务全免费,建成镇村级公墓203处、双穴墓20142个;新建县级公益性公墓3处,设置墓穴10000个,殡葬综合改革工作由全市全省末位跨入先进行列。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今年以来,打掉涉恶类犯罪团伙7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8名,逮捕49人;深挖黑恶势力背后“保护伞”,共查处保护伞案件2起,党纪政务处分4人。

责任编辑: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