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先模风采丨吴波:无悔坚守,为流浪人员撑起一片蓝天

2020-01-06 17:3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微信图片_20200101161321 

微信图片_20200101161334 

微信图片_20200101161348 

  鲁网1月6日讯(记者 张耀升 见习记者 颜秉显)多少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多少个寒风刺骨的隆冬深夜,哪里有需要救助的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11年里,有过询问时被患病的受助对象驱打的疼痛;有过接送传染病人穿梭于医院和代养机构之间的恐惧;也有过将离家出走20余年受助对象护送返乡时合家团圆痛哭流涕的感动......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触。唯一不变的是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坚持。他就是吴波,菏泽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1998年参加工作。多年来坚持在一线救助岗位,热爱民政工作,牢记党的宗旨。在2014年10月被共青团菏泽市委授予“2014年度菏泽市青少年维权工作标兵”、2017年3月被菏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菏泽市民政局授予“全市民政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4月被共青团菏泽市委授予“第二届菏泽好青年 荣誉称号”、2019年6月被中共菏泽市委员会授予“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被授予菏泽市“担当作为,乐于奉献”先进典型荣誉称号。

  刻苦钻研、牺牲自我、乐于奉献

  吴波在工作上有着不精通不罢休的韧劲。2008年4月,他调任菏泽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救助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他把自己定位成一名新兵,把身边的同事当做最好的老师,不仅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也向年轻的同志学习,迅速的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工作上遇到的新难题,他也会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来进行解决,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新问题,并探索出新的方法。

  长期以来,救助站长期滞留在站内的受助人员寻籍找家以及分流安置一直是个大难题。在吴波的提议下,菏泽救助管理站为每一名滞站人员建立了详细的身份档案,并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为从这些人群中搜索有价值的线索、信息,他一直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一有时间就跑到受助人员管理区、精神病院等定点医院和托养机构与这些长期滞站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交流,帮他们找家。笔和本子不离手,见人就问家在哪已经成了他的职业习惯。

  在救助管理站工作的11年里,他的生活被救助工作占去了绝大部分时间,11年里没有休过一次年假,甚至没有度过一次完整的假期,偶尔在家休息一下,只要接到受助人员的求助电话,他都会及时赶到单位处理。久而久之,热心市民发现救助线索或者遇到困难时都习惯于拨打他的私人电话,家人也埋怨说他的手机号比救助热线还要忙。

  “不走寻常路”逐渐成了吴波的标志,因为他经常关注小街巷尾、犄角旮旯,奔波于废弃建筑物、桥底涵洞。而越是三九天、暑热天,就越得往外跑。城区大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角角落落,都是他的“办公室”;几年下来,谈起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如数家珍,闭着眼都能把他们在城区的聚集地找出来。据吴波介绍,不少人因身体原因,他们很难说清楚自己的信息,这部分人员的家往往是并最难找的,“我们靠着丰富的经验,有时仅凭一个无意识的词、几句话的口音,甚至体貌特征,就能将对方的家乡定位的八九不离十。”

  2017年年底,菏泽正下着雪,吴波带队深入街头巷尾,开展“寒冬送温暖”街头救助行动。当他和同事巡查到双河路立交桥时,一位环卫工人告诉他们,在立交桥下有一个供暖管道井,里面好像有人住那里,还经常看到井口往外冒着烟,吴波和同事顺着环卫工人指引的方向,赶紧向供暖井走过去,刚到井口旁边就闻到了一股烧柴火的味道。

  “我拿着手电筒,往井里照了照,发现供暖井并不深,里面有人在烧柴煮东西,随后便跳进供暖井里,发现确实有一位流浪人员,在用砖头块搭建的灶台上不断的往里添柴火”吴波介绍说。那位流浪人员看到他很惊讶,吴波多次与他交流未果,看到旁边麻袋里装满了塑料瓶,用手掂了掂,分量还不轻,这时那位流浪人终于开口说话了:那是我的东西,不要动。

  随后,吴波与该流浪人员交流后得知,流浪人员家是河南商丘的,至于为什么在菏泽生活则只字未提,由于空间相对封闭,他在这烧柴火,很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后果不堪设想,“看到他很在意他的一袋塑料瓶,随即掂着扔上了井口,他反应很是激烈,口口声声还说着‘那是我的东西,你扔他干嘛?’说着起身去捡,我便叫着同事,连着环卫工人一起把他拉了上来。”吴波介绍说。

  “他上来后,我们让他跟着去救助站,并告诉他那里不仅暖和,管吃管住,还能送他回家,他开始有点动心了,这时我便把塑料瓶装到救助车上,他看到后也跟着上了车。”吴波说。来到救助站后,工作人员为流浪人员理了发,,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经过两天的多次交流,该男子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家庭住址,通过与他家人联系后,吴波第一时间护送他与家人团聚。

  发扬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工作精神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身在救助管理站的吴波,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申请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第一批赴川救援工作,在地震发生仅40小时之后,就驱车1300多公里带着群众急需的救灾物资赶到了北川,多次开车奔走在从江油到北川的救灾一线。从第一次救援到撤离,他不畏艰险,敢于直面救灾困难,先后七八次前往北川运送救灾物资参与救援,累积在北川工作了130余天,被菏泽市政府授予三等功。在恶劣环境下努力完成救灾工作,充分发扬了迎难而上,勇于担当的救助精神。

  在日常的救助管理工作当中,吴波面对社会上某些不良不法分子以跑救助站骗取救济为生、甚至发财“跑站”现象,他总是挺身在前,与之斗智斗勇,坚决制止;在找不到患者家属的情况下,救治危重症患者手术前,他勇于代家属签字,及时挽救被救助者的生命。一桩桩一件件,这些事情,无不体现了以为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为长期滞站人员采集DNA血样并及时将其寻亲信息在民政部救助寻亲网上推动是“两个必选动作”。为减轻县区救助站核对上报DNA的难度和压力,在他的建议下,菏泽市救助站主动将全市七县四区救助管理机构受助人员的DNA采集核对工作全部纳入市站统筹管理,并将救助工作直接链接到乡村一级,得到了省厅领导的认可和表扬。

  秉承民政为民,胸中有民的服务精神

  在救助站的日常救助对象中,站内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比例是7:3。在护送的流浪未成年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其流浪,父母离异、爹死娘嫁,或者父母双亡等等。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吴波提出了“经监护人同意,依靠属地政府,为孩子找一家封闭的学校上学,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救助站在生活上给予帮扶和照顾”的方案,有效的避免了孩子的再次流浪。还有一例救助对象是一位恋爱受刺激,走失三十三年的女子,在吴波和救助站的努力下,成功找到家人,并且在送回家以后,建立起回访档案,这是全省首例建立起的回访档案。回访档案的建立,让救助工作大大完善,从根源杜绝再次流浪情况的发生。

  吴波在救助工作中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建立起了微信交流群,有2个功能:1、寻亲,信息共享,让救助对象的家属了解被救助对象的信息;2、与其他各地市站长相互交流。到目前为止,通过微信群交流寻亲成功的不低于400例,大大提高了救助工作的效率。2019年12月份,贵州安顺走失24年的女子,吴波通过这个微信群仅仅用了三天半的时间就找到了她的家人,安全护送回家。

  感染他人,合力奋进

  与吴波一起共事七八年的同事李群雷对吴波评价说:“高度热情,对待工作细心周到,还有耐心,大家都非常愿意和他一块工作”。每次都是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低调谦和、生活俭朴;每次来了新人,他都诚心地交流思想,热心地排忧解难。正是这种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工作高热度互支持的精神,感染了救助站所有工作人员,让救助站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同事们都说:“吴站长虽然是领导,但却与我们相处得似兄弟姐妹。”

  除了同事,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是他“感染”的对象。2008年之前在民政局工作,源于对救助工作的热爱,吴波主动申请调来救助站工作,一开始家属表示不理解,后来了解到吴波的工作性质后,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早些年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缺乏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一度让家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对此很快吴波就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然我没时间去陪你们,你们就过来陪我吧。”就这样,在吴波的带动下,吴波的家人们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份“救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工作,当上了救助站的编外工作人员。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都积极参与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队伍中。

  作为菏泽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吴波坚持以身作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转换服务理念,扩展服务范围,使需要帮助的流浪人员“有果腹之食,御寒之衣,医疗之需”,他始终认为,救助管理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荣誉是对过去的认可,同时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救助这条道路上,必将面临更多的考验和挑战,他有的是信心,有的是勇气,有的是力量。他将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如既往的加倍努力工作,以新的粳稻成绩为民政事业助力,为人们群众造福,为党的事业添彩。

责任编辑: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