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先模风采丨张心:“办对案”“办好案”不负一身“检察蓝”

2020-01-14 18:0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_ASC4525_看图王 

DSC_5155_看图王 

微信图片_20200114180041 

  鲁网1月14日讯(记者 刘小玉) 并不是每一寸阳光,都能穿透沉重,她以法为器,让良善身披锋芒;并不是每一次正义,都能直达远方,她毕力躬行,辟一片乾坤朗朗;做人一步一个脚印,执法一言一行铿锵。她,就是在每一个案件中书写公平正义,新时代实干奋斗的“最美”检察官,菏泽市人民检察院第七监察部副主任——张心

  2019年,是张心入党的第18年,是她从事检察工作的第13个年头。18年的党龄,从当初意气风发的同学少年,到年年被评为优秀党员的党代表;13年的检龄,从青涩的助理检察员,到出庭时游刃有余的检察官,这一路走来,她感触很深,体会颇多。

  事事用心 勤奋学习

  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更是自我超越的必经之路。工作之初,她就告诫自己:只要不断学习、不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绩。

  在研究室工作期间,她整理了各级领导讲话、优秀调研报告,揉开掰碎地学习各种公文、调研文章的写法;在公诉处工作期间,除了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和各种指导性案例,她还用心向身边的人学习,从陪同提审中学习如何讯问,从案件研讨中学习如何审查、汇报案件,从观摩庭审中学习如何举证、答辩;在未检处工作期间,她学习少年司法的先进理论,学习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学习其他地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先进经验。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学习中成长。

  2012年10月,在提起公诉的一起因争夺打麦场地而引发的命案,同时也是市委市政府“千名代表听百案、千名代表看执行”活动启动仪式,作为首个观摩庭开庭。庭审阶段,案中被告人突然辩解:“被害人未经其允许多次使用打麦场地,对本案的发生有过错”,以此企图减轻罪责。部分听庭的人大代表也流露出疑惑的神情,此时的她沉着冷静,及时以“场地是集体所有土地”为主线,通过讯问,引导法庭查明了被告人对麦场无管理和处置权的事实。庭审结束后听取反馈意见时,人大代表们都对她临场应变、驾驭庭审的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她知道,这不仅是对一次庭审的肯定,更是对她一直以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肯定。只有坚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过硬能力,才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力感,才能时刻掌握主动权,真正有底气。

  从研究室、公诉处到未检处,从十余篇文章见诸报端,到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公诉人”、“全省未检业务标兵”,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不变的是用专注、敬业的态度,她用追求极致的精神,保持一钻到底的韧劲,激发的自身最大潜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勇于创新  敢于担当

  2019年元旦,在一起利用农业合作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中,虽然侦查机关收集了110多册卷宗材料,但是基本的犯罪构成仍没查清楚,如何向社会公开宣传的不清,用于集资的各项业务具体设置情况不清,集资款项的去向不清,是否有实际经营不清,准确的集资参与人人数和集资金额不清,甚至连到底扣押了多少财物、存放在什么地方,都没有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怎么办?简单的列出补查提纲,让侦查机关去查,查不清就不受理案件吗?她想起了听取集资参与人意见时,那名89岁的老大爷说的话:“闺女儿子给的养老钱,没舍得花,都放到合作社了”;想起了那名急得直抹泪的大姐,“这是俺对象在外头打工攒的钱,他都不知道,我咋跟他交待”。嫌疑人是以响应国家惠农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幌子实施的犯罪,绝大多数集资参与人是农民,并且以老年人为主,可以说很多老人一辈子的血汗钱都付诸东流,不能妥善处理的话,不但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而且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妨碍惠农政策的施行。

  思虑再三,她决定对案件碎骨重塑。为了保障集资参与人的权利,组织5571名集资参与人登记申报权利;为了准确认定犯罪数额,核查数据100余万条;为了推动补充侦查工作顺利进行,与侦查、审计人员先后23次座谈,平均一周交换一次意见。也曾在灯火阑珊的冬夜,为了重新确立的侦查方向,与侦查人员吵的面红耳赤;也曾在共聚天伦的周末,为了一份证据,泡在看守所与嫌疑人斗智斗勇;也曾在炎炎夏日,为了一个数据,在闷热的库房核对上万份的会计凭证。

  在受理案件后的第196天,她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指控12名被告人非法集资6.4亿元,涉及集资参与人22540人的犯罪事实。看着满载293册卷宗、57000余份书证的面包车驶向法院,侦查人员给她发来了一段微信,“很感谢您一直在背后推着我,不然我顶不下来,补查中间好几次都想撂挑子......”,她顿时热泪盈眶。是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动力,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又是什么在推着我呢?是忠于宪法和法律的职业操守,是守好公正司法的检察使命。幸,不辱使命!!

  无私无畏、守护公正

  法律的公正在于既要追诉犯罪,也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检察机关是犯罪的追诉人,也是无辜者的保护人,追诉中的公正司法人。

  2011年8月,巨野王某酒后持凶器捅刺其从小一起习武的师兄及其师兄的一名员工,致二人死亡,双方当事人都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移送审查起诉时,侦查机关还移送了三名涉嫌窝藏的嫌疑人,其中两人目睹王某杀人后,仅是关闭手机乘坐王某驾驶的汽车离开现场,既未提供隐藏处所,也未提供财物,他们是否构成犯罪,成为案件争议的焦点。

  开庭当天,五六十人坐满了旁听席,还有近百名社会青年聚集在法院外,庭审初始,被害人家属以不能公正审理案件为由,当庭要求主审法官回避,法庭上充斥着对法律、对司法机关的极度不信任。这不再是一次单纯的庭审,而是亟需重树法律尊严,让旁听人员重拾对法律的信心。张心在庭审讯问阶段,引导被告人供述基本犯罪事实;举证质证阶段,展示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法庭辩论阶段,用证据证明起诉的事实,用法律支持指控的犯罪,同时,她向法庭阐述了另外二人既没有在王某杀人时提供帮助,也没有为其逃跑提供便利,不构成犯罪,有针对性的回应了当事人及旁听人员的疑问。

  庭审结束后,被害人的女儿走到张心面前,说“张检察官,现在我相信他俩不构成犯罪了...”,听着她的话,张心如释重负,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感知,不正是从这一个个案件中获得的吗?

  用心浇灌、点燃希望

  刑事检察工作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定罪量刑标准,精准打击犯罪,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但未检工作要融汇关怀、包容、接纳等人文因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需要引导和感化,未成年被害人更需要呵护和关爱。

  六年来,每一次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她都有一种难以释怀的遗憾,看着一个个正值花季的少年因犯罪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和痛苦,她的心常常被刺痛,很多场景都已成烙印。有不服管教而弑母的小朱,有看黄色录像而奸杀邻居女孩的小司,有因一句玩笑而捅伤同学的小闫、还有因讲哥们义气而参与斗殴的小江...作为承办人的张心,在阅卷时也不免十分痛恨犯罪嫌疑人的凶残,但讯问时面对一个个稚嫩的脸庞、迷茫的眼神,这才发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犯罪真正的原因,帮助他们重返正途,同样任重而道远。

  凭着一股韧劲,张心走进学校、村户,对被告人他们的亲友长辈、同学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和动机,讯问、庭审时,她融情理法于一体,明确告诉他们触犯法律应当承担的责任,帮助被告人矫正方向,再次精准定位新的人生。

  六年来,每次接触到被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她都有一种无法纾解的心痛。深知在教育感化涉罪未成年人的同时,也关心关爱每一名未成年被害人,真正实现平等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或许大家还记得那面送不出去的锦旗,那个因案致残、郁悒自闭的花季少女小月,在我们的司法救助和社会捐助下,她最近又进行了一次矫正手术,距离当一名幼师的梦想又进了一步。或许大家还记得福利院的小兮兮,那个曾经被父亲重伤的小女孩,现在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已逐渐康复,很快就要到一个正常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

  身为一名检察官,一名未检人,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不管是迷途知返的失足少年,还是遭遇不幸的无辜孩子,人生的路都还很长,在每次的案件给予公正的处理以后,张心都会不忘提醒自己:“再多做一点,多一些关怀、包容和接纳,相信他们的未来仍然会有光芒。”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检察工作任重道远。不忘初心,重整行装再出发,“办对案,办好案”誓做新时代群众满意的优秀法官,不负一身“检察蓝”。

责任编辑: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