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58个项目被列入省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重点项目库,总投资636.4亿元

2023-11-28 17:39:1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28日讯(记者 李昊) 11月28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七场。本场发布会由市发展改革委介绍全市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3b868f1a44c6b14e9323e967e76e2d4

  菏泽市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作为黄河入鲁第一站,全市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黄河战略相关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明确分工,构建起了市县上下联动、部门横向协调的推进机制,并加强统筹谋划,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编制了实施方案、工作要点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黄河战略实施提供指引。

  加强项目牵引,菏泽市聚焦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域保护修复、“3+1”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等领域,策划论证提报了一批重点项目,2021年以来,58个项目被列入省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重点项目库,总投资636.4亿元,为全市黄河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强大动力。

  坚持生态优先,菏泽市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菏泽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已完成起草工作,提出了菏泽市国土空间修复、治理总体布局,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统一管理,明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分解落实总体目标。其中采煤塌陷地治理成效显著,累计治理稳沉采煤塌陷地面积30786亩,治理形成塌陷地水域面积15513亩,恢复耕地面积22044亩,预计年底前可实现稳沉采煤塌陷地治理率100%任务目标。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以黄河干流为核心,以牡丹区、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4个沿黄县区为重点,覆盖全市所有县区,开展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截至10月底,全市8个国控断面水体优良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45,在全省排名第10位,同比进步5位,同比改善2.6%,改善幅度列全省第1位;PM10平均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7%,改善幅度全省第1;优良率为61.5%,优良天数187天,同比增加3天,为全省唯一改善的城市。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菏泽市推进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建设、引黄涵闸改建工作,涉及黄河菏泽段的13处防洪工程,已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379.8万元。新谢寨闸等4座引黄涵闸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其中新谢寨闸、旧城闸已完工具备正常通水条件。

  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今年全市共计划实施6类55个水利项目,截至10月底,共完成投资18.18亿元,其中郓城大尹庄闸等4座水闸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全市水库、河道防洪除涝标准大幅提升,东鱼河、洙赵新河防洪标准提升到了“50年一遇”,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

  严格落实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全市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单位实现计划用水全覆盖,积极推动公共供水用水单位超计划(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快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做好节约用水宣传活动。截至10月底,今年完成老旧供水管网改造48.84公里,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6.5%左右。

  坚持动能转换,菏泽市紧紧围绕“后来居上”目标,全力推进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推进重点产业突破,围绕“231”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迈进。

  截至10月底,全市高端化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79家,实现营业收入817.9亿元;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33家,实现营业收入578.4亿元,增速12.7%;农村电商异军突起,淘宝村、镇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突破,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15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占全省1/4,粮食加工量占全省1/5以上。

  整合牡丹全产业链资源,将牡丹从单一观赏,发展到集培育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菏泽牡丹和芍药火爆全国,芍药鲜切花占全国销售市场一半以上、产量突破1亿枝。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季节战役、“清洁村庄”星级村创建等专项行动,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推进城市功能突破,近年来,菏泽市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牡丹机场通航,鲁南高铁菏泽段通车,洙水河航道、新万福河航道一期分别建成通航,菏泽正式迈入“航空时代”“高铁时代”“水运时代”。

  系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探索构建“大城管”治理格局,拓展“智慧+城市管理”应用,城市治理效能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跃升。推进营商环境突破,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三年突破计划,持续擦亮“菏泽服务”品牌。推动流程再造、效能革命,深化“市县同权”“2号公章”等改革措施,打通了一批痛点堵点,实现了审批更有速度、办事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

  坚持传承创新,菏泽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大力推动黄河主题文艺创作,电视纪录片《黄河归故》已在国家广电总局正式立项,目前正进行拍摄。《河菏共生》等3个项目被纳入全省重大主题宣传方案。联合开封、东营、洛阳等8市美术馆,发起成立黄河流域地市美术馆联盟。

  扎实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完成冤句故城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认定非遗工坊23家,深入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新增市级展示体验中心1处、销售专区74个,建成鲁锦文化展示体验中心,举办手造创新大赛暨“山东手造·创艺菏泽”产品展销会。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突出黄河文化内容,创新举办第32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推出9个板块71项活动和10条“花样菏泽·花式赏花”主题旅游线,涵盖重点黄河景区。成功举办2023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广邀省内外沿黄地市有关负责人与会,共话交流合作。

  以黄河大集为统领,分季节组织开展系列惠民消费活动,集中展示和推介了一批优质文化旅游资源。东明黄河特色村落保护展示、黄河书法研学基地建设、鄄城县尧帝文化旅游风景区等17个项目入选山东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

责任编辑:李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