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打造7条沿黄河(故道)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区)

2023-12-18 11:16:5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18日讯(记者 李昊)12月16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菏泽市沿黄河(故道)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区)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介绍了菏泽市关于打造黄河(故道)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区)的相关情况以及成效结果,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97b969e865484da43032bc07af89cd7

  近年来,菏泽市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市上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文化体验廊道和黄河大集做强乡村文化体验游,以文明实践和美德信用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群众精神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近日,菏泽市委宣传部充分落实省委宣传部的指导意见,进行了深入调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先后研究起草《菏泽市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2023-2027)》《菏泽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整体宣传推介方案》《关于加强乡村文化振兴专班机制建设的通知》。

  同时,为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菏泽市实际,市委宣传部牵头起草了《菏泽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常态化、场景化、项目化宣推展示,全面展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美好图景,凝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强大合力。

  沿黄河(故道)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区)是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有力抓手,是挖掘用好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统筹联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举措。

  全市现有牡丹区、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等4个沿黄县区和曹县、单县等2个沿黄河故道县。菏泽市充分发挥区域特色,深入挖掘、统筹聚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了7条沿黄河(故道)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区)。

  牡丹区“盛世花开,牡丹有约”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充分发挥牡丹和芍药的资源优势,采用“农业+文化+艺术+非遗+产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计划投入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打造牡丹、芍药产业化发展高地。

  牡丹区“向美而生,黄河有约”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覆盖3个镇8个村,整合黄河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研学教育资源等沿黄特色资源,集聚观赏性、教育性、体验性、研学性和示范性。

  曹县积极整合黄河故道文化资源、汉服文化资源、农耕文化资源等特色资源,打造了“故道荷韵”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涵盖5个镇街、7个行政村、3个体验点和1个AAA级景区,集旅游观光、研学教育、实地体验于一体。

  郓城县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水浒文化、民俗文化等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创建“一轴三廊五乡七区”新格局,打造了“书山戏海 文明新郓”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

  鄄城县着力打造了以“品读黄河文化、传承手造非遗、厚植爱国情怀、享受休闲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祖源文化”“兵圣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为内涵的“黄河之畔·和美乡村”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

  东明县以黄河大堤为纽带,谋划实施东明县黄河风情带生态廊道建设、黄河特色村落保护展示、黄河书法研学基地建设、黄河文化展览中心、黄河马拉松赛道等5个重点文旅项目,打造“庄子故里·文旅东明”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

  单县“孟渚古泽 故道新风”乡村文化振兴展示带,全长30公里,途径4个镇、9个村居,连通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50多个重要节点,包含1处国家4A级景区、1处占地面积3100㎡文创空间、4处乡村记忆馆、5处民俗文化体验馆、15处非遗工坊等文化资源。

责任编辑:李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