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世界记住牡丹的美

2020-05-26 15:53:00 来源:菏泽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让全世界记住牡丹的美

  ——记首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获得者桑秋华

  鲁网5月26日讯 同样一株牡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在摄影家桑秋华心中,“让全世界记住菏泽牡丹的美”是他不变的初衷。

  “作为一名菏泽人,宣传牡丹是我应该做的事,没想到市委、市政府给我这么高的荣誉。今后我会加倍努力,把牡丹拍好,把‘中国牡丹之都’宣传好。”桑秋华在获首届“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后说。

  5月21日,在桑秋华家中,记者与其对话。58岁的桑秋华发间布满银丝,话语间透露着对牡丹、对菏泽的那份深情。他电脑里存放摄影资料的30多万个文件,牡丹占了近半,为菏泽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

  菏泽牡丹 花开中国

  2015年5月,一段不到3分钟的菏泽牡丹花开视频火爆网络,名为《国花神韵》的短视频仅在一个网址的点击量,就近四亿次。

  “拍摄时间远远超过视频中说的216个小时,当时怕说的时间太长,别人也不相信。”为了这段短视频,桑秋华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牡丹延时摄影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循,桑秋华日夜守候在多株牡丹旁边,一朵牡丹从初绽到盛开需要二十至三十多个小时左右,他每隔几分钟便拍摄一张照片。他采用延时摄影的方式拍摄,记录多个品种的牡丹绽放全过程,将其制成短视频。《国花神韵》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直至今日,国内外“致敬”电话仍不时响起,微信、短信雪片般飞来。

  2018年春天,《花开中国》总导演黄瀛灏在国外看到了这段视频,便通知第五集《牡丹》导演刘振宇与桑秋华联系,并来菏泽采访。

  《花开中国》分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及九套多次播出,为宣传菏泽牡丹起了很大作用。桑秋华不仅是被采访者,他也为纪录片献出了自己拍摄的牡丹作品,在该集中播放。

  结缘牡丹 春华秋实

  牡丹美如玉,心结存心底。

  1982年8月,他花5元钱报名了摄影培训班,没想到近一个月的学习,改变了桑秋华生命轨迹。实习中,他拿着借来的相机,定格了秋发牡丹之美,回到家在暗室中冲洗出黑白照片。

  “当时拍的是一株单瓣牡丹,黑白照片中盛开的牡丹层次感鲜明,如玉一般晶莹剔透,深深吸引了我。”桑秋华说。

  一生的坚守源于瞬间的倾心,此后,桑秋华的四季便开始与牡丹为伴。

  1983年,工资才20余元的桑秋华,斥资125元购买了一部海鸥照相机。“他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但购买摄影器材非常舍得。拍起牡丹,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妻子陈美华说。

  38年的时间,他拍摄牡丹图片资料6万余幅,延时摄影图片素材十余万张,出版牡丹专著4部,拍摄制作《美丽菏泽——我的家》系列宣传片29部,牡丹主题摄影作品屡获大奖。他拍摄的牡丹图片被国家邮政局制作成邮票、邮册、明信片,牡丹视频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大网站广泛传播,他用38年的辛勤付出,为菏泽牡丹造像,集聚了分类细、题材全的牡丹影像数据库。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记录牡丹花开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不与百花争艳的牡丹开始吐露芬芳。“花开花落二十日”成为桑秋华一年中固定的守候。

  美好的视觉感受总是来之不易,其中心酸只有经历者最为清楚。

  “拍摄牡丹延时作品,失败是经常的……”桑秋华说,“牡丹花期短,每年花期我白天在地里拍,晚上还需整理素材,在家拍延时,一天睡三四个小时,一个月下来身体严重透支,花期过后就得去看医生,打点滴。”

  为了拍下牡丹籽破土而出的过程,桑秋华用2部相机不间断拍摄142天,失败了7次:因土壤发霉、根向内长看不到、机器故障……每一次他都详细记录下来,直至拍摄成功。

  拍牡丹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能不能把其特点挖掘出来。为了拍摄一段牡丹从破土发芽至繁花满枝的视频,桑秋华耗费五年时间。从秋分到立春,全方位、无死角,不关机连续拍摄,完整记录下了牡丹从种子发芽到美丽绽放的全过程,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牡丹的生命之美,还成为研究牡丹的珍贵资料。

  种子入土,冬天过后,牡丹嫩芽从泥土探出,微风吹来,它轻轻舞动,一年、二年、三年……“谷雨”前后,牡丹盛开,花如海人如潮。五年磨一剑,桑秋华积累了10万余张牡丹延时素材照片,通过后期剪辑制作,2019年推出了延时摄影作品《国花牡丹》。

  “牡丹是家乡的名片,为了更好地宣传家乡,我要把它拍好。”桑秋华说。市委市政府的奖励,对他更是一种激励,他将全部奖金用于牡丹摄影上,想着成立牡丹摄影组织,让更多人关注牡丹,宣传牡丹。

  38年与牡丹相守,6万余幅图片的定格,通过镜头,他让全世界记住菏泽牡丹之美。

责任编辑:李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