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曹县朱奶奶庙村:铿锵铁锤奏强音 铁匠拓开致富路

2021-03-15 20:1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3月15日讯“咚咚,咚咚,咚咚——”随着空气锤一次次有节奏的击打,一个被高频炉烧得通红的手挖铲的铁坯,在工人师傅的操作下,逐渐成型。曹县普连集朱奶奶庙村支部书记李爱灿说,朱奶奶庙村历史上就是远近闻名的铁匠村。上个世纪70年代,只要有人从村街上走过,就能听到叮叮咚咚的铁锤敲打的声音。时值今天,还有20多户人家,靠加工不同品种的铁器营生,与以前不同的是,手工作坊变成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传统的铁匠炉也换成了现代化生产设备,全村仅铁业一项年人均增收就达3万元以上。 

  李武:青年铁匠拓开致富路 

  在村里发展铁业规模最大的就数李武。他承租了政府投资兴建的10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安置贫困人口50多人。 

  在扶贫车间,李武说,在他记忆中,祖父和父亲就是村里有名的铁匠。1989年,17岁的李武中学毕业,他决定接过祖辈们传下来的铁锤,从事铁业加工。有着一定文化程度的李武,却一改老一辈传统的打铁工艺,引进购买了空气锤、高频炉等生产设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铁品产品的产量。李武说,由于年前就购进了原材料,正月初六,他们就开工生产。目前,他们车间的工人正在集中加工一批用于挖蒜的小手铲。随着周边的一些市县大蒜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挖蒜铲成为蒜季到来的畅销货,这也是他们生产的铁器产品中加工数量最多的一种。通常情况下,他们车间每年挖蒜铲的生产量都在70万柄以上。为了赶在今年的蒜季到来之前完成客户的订单,车间的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李武说,现在车间工人的报酬是计件工资,男工技术好的每天能挣到300元左右,而女工也能够挣到100多元。 

 

  现在,李武的铁业扶贫车间生产的铁具由于品种繁多,专门设置了一个样品展示大厅,供前来订货的人员参观选购。另外,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李武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产品商标,并成立了公司,年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 

  李学宾:关公刀打造“独门绝艺” 

  在朱奶奶庙村,有一位以专门制作关公刀而出名的铁匠艺人,名叫李学宾,今年64岁。

  

  李学宾说,关公刀的制作,基本上全靠手工,制作一柄关公刀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而给刀片上刻上一面云龙图案,则要花费上大半天时间。李学宾表示,他没有任何美术功底,也没有借用任何可供参考的图案,云龙竟被他雕刻的合乎比例,栩栩如生。 

  李学宾说,刀片上的云龙图案全是靠他用錾子一点点敲砸出来的。李学宾早年靠打铁起家,20岁就开始抡铁锤。他的父亲名叫李自善,是县压锨厂一位颇有名气的技师。自幼受父亲影响,李学宾铁匠一干就是40多年。2005年,他看到国内的武术界有表演关公刀的爱好者,另外,有些企业老板也乐用关公刀摆放在厅堂,用于镇宅观赏。于是,他决定手工制作关公刀出售。接手了关公刀的这项手艺后,曾遭到一些村里人的非议,认为正值壮年的李学宾应该干些更能挣大钱的手艺来,可是,认准了这也是“一条道”的李学宾并没有理会别人的嘲讽。于是,他从外地采购来原料,按照客户定制的要求,进行切割加工,由他制作的关公刀曾经出现在国内大型的武术赛事上,甚至还销售到国外。 

  相比于李武,李学宾加工的关公刀一年下来也就40多把,一把关公刀的价值在四五千元,自己除去成本,一年下来也能够挣七八万元。虽然不能够量产,却也算是他们村铁匠史上的一门“绝艺”了,他很自信目前掌握的这门铁艺,或许将来某一天能够被载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呢! 

  李自安:新式“铁匠炉”助力致富 

  在朱奶奶庙村,今年59岁的村民李自安,从18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打铁,直到现在,他还在自己搭建的工棚中生产传统的农具。镢头是农户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用具。在李自安的加工现场,能够看到通红的镢头铁坯在汽锤的敲击下,渐渐成形的过程,却没有见到烧红铁坯的炉火。当李自安又将一枚铁坯翻入一个螺旋状的器物中,不到10秒,铁坯竟变得整体通红。李自安用打铁钳将铁坯挟出来,原来这个可以将铁坯烧红乃至融化的器物,有一个特定的名字:高频炉。 

  李自安说,从2010年开始,他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高频炉、空气锤、电焊机、冲床等用于加工铁制农具的机械,用机械代替了原来的手工,节省了很多人力。现在他用这些现代化的机械生产铁具,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他带领4人的铁具工棚,生产的铁具有10多个品类,年加工各类铁具8万多件,一年下来也能挣到10多万的收入。

   李爱灿说,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的落实,当地党委政府专门派出一名科级干部到村进行蹲点帮扶,并投入40多万元建起扶贫车间,朱奶奶庙村靠发展铁业生产安置贫困户就业100余人,人均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让贫困户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愿景。(通讯员 郭登奎 王晓新 

责任编辑:李孝杰